8月28日,学校杰出校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3届优秀毕业生、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of assembly of the human TCR-CD3 complex)的研究文章,这是黄志伟校友第四次在《自然》发表重大原创成果。
该研究首次解析了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TCR-CD3)复合物(包含全部8个亚基)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通过对结构分析,揭示了TCR和CD3亚基在膜外侧以及膜内识别、组装成功能复合物的分子机制,从而回答了免疫领域关于T细胞受体结构的基础科学问题,对解析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为开发基于T细胞受体的免疫疗法提供关键结构基础。
哈佛医学院吴皓教授、德国科隆大学柴继杰教授以及中科院生化细胞所许琛琦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教授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专业点评,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也对该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T细胞受体复合物结构之谜一直是世界顶级科学家们梦想解决的细胞适应性免疫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哈工大黄志伟团队对该复合物结构的解析是理解细胞适应性免疫机制的重要里程碑”。
黄志伟校友取得的成绩,一方面与其自身努力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的充分肯定。时值学校百年校庆,校友黄志伟教授为学校百年庆典再添殊荣,极大地鼓舞了在校学子们砥砺奋进,成长成才。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537-0
黄志伟校友简介:
黄志伟,江苏南通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负责人,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主任。
2003年6月,黄志伟从外围买球网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以后,一直与母校保持密切联系,并参与指导学校化工本科专业和生物化工研究生专业的相关培养工作。
2012年初,黄志伟教授作为海外拔尖人才从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系被引进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从零开始组建研究团队,坚持科研人员要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和为人类造福、为国家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使命,在宿主免疫与病原感染机制研究领域选择“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生命科学问题攻坚克难,在艾滋病的致病机制及其药物开发和基因编辑技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并于2017年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Nature(2014,2016,2017)、Cell Res(2017,2019a,2019b)和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2019)等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SCI通讯作者论文11篇。
黄志伟教授在病原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机制方面攻克多个难题:(1)破译艾滋病病毒毒性因子(Vif)拮抗人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揭示了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Vif的结构,破解了困扰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们30余年的谜团,并为理性设计靶向该复合物的全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目前,基于此项研究成果开发的靶向Vif的新型小分子抗HIV药物已完成临床II期试验。(2)解析细菌多种类型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和噬菌体anti-CRISPR蛋白对基因编辑系统的调控机制。黄志伟近4年内发表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揭示了3种主要基因编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制,以及噬菌体Anti-CRISPR蛋白抑制Sp? Cas9、Cpf 1活性的分子机制,这对认识细菌免疫系统与噬菌体防御系统“军备竞赛”的共进化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为基因编辑工具的优化与精确调控提供了关键的结构基础,对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血液病、肿瘤和其他遗传疾病的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脱靶效应、活性控制及编辑效率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入选人才计划以及项目支持
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5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学术任(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优青会议评审专家
国家“健康保障重大工程2030”规划总体专家组委员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研究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生物技术专家组成员
国家留学基金会议评审组专家
工信部“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荣誉及科研获奖
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9年,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8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2018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7年度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
2017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