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材料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强化学科基础和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探索多种措施加强学生创新及工程能力,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科研促进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向社会输出“重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材料类高级专门人才。学院已建成近5年来完备的本科教学数据库,成功申报了甘肃省教学试验示范中心,筹建了功能材料本科实验室,各专业完成了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学院先后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23个本科实习基地,为进一步强化本科生实习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专业网站和课程网站建设方面,学院已经建设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工程材料》”等网站。
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创新及工程能力培养。一是探索完善本科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培养机制。学院从2009年开始对学院部分专业的本科生试行“毕业设计提前进入制度”,即本科生在第七学期就进入毕业论文环节。主要目的:使学生能提前一个学期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期文献调研和实验准备,从而缓解第八学期因实验条件、学生就业等因素对毕业论文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经过几年的试行,我们认为毕业设计提前进行是完全可行的,力图在全院全面推行。二是学历教育与资质认证的统一。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开展了大学教育中进行工程化焊接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与国际授权的培训机构合作将焊接领域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引入本科教学体系,以资质认证促进工程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内容与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调整、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教学问题的解决,使得“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本科教学计划同期完成。毕业生毕业时在获得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由国际权威专业学会授予的世界公认的国际专业工程师证书,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竞争优势,实现了高等工科人才的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高度统一。三是引入“虚拟实习”强化实习环节。由于受时间、场地、安全条件的种种限制,学生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生产过程、工艺设备和生产管理的全部内容,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学院决定在生产实习环节中引入“虚拟生产实习”模式,即学生在进入工厂企业实习前先观看相关企业的生产录像和动漫设计,在教室中首先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能和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所联系。然后再进入工厂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必然会提高学生对生产工艺流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切实改善生产实习的质量和效果。(材料学院/供稿 朱莉萍/编辑 李荣华/网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