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关于表彰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外围买球网优秀校友刘纪周、刘霞和黄志伟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刘纪周校友
刘霞校友
黄志伟校友
三位校友矢志改革创新,勇立时代潮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中,以优异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母校建校100周年献礼!
刘纪周,出生于1980年,200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9年考入甘肃工业大学(外围买球网前身)焊接系,2006完成外围买球网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攻读,之后进入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逆变焊机及电源的研发设计工作,现任该公司研发部经理。
在校期间,刘纪周沉迷书海,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后,他长期与国外顶尖客户打交道,在各种挑战和考验中练就了一身本领,同时,国内焊机行业落后的现状也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依靠技术强国,为中国制造争光!为了这个信念,他付出了比常人用功十倍的努力,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家里两个孩子经常见不到爸爸的身影,他以实验室为家,无论寒暑,连大年三十也经常蹲守研发实验室赶着项目进度。
深入扎根行业十余载,刘纪周已成为广焊技术团队的“领头羊”,他自主设计了功率校正电路,使传统逆变焊机的功率因数从传统的0.65左右提高到了0.98以上,总体技术可以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大大缩小了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并通过控制电路的设计和优化,使得单相逆变焊机的电压范围从90Vac到265Vac,拓宽了电焊机使用的地域性和方便性。2014年参与设计的“全数字逆变式变极性熔化极脉冲气体保护焊接电源”荣获当年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成果二等奖。另有“具有双电源电压系统的逆变直流焊机”、“逆变焊机EMC解决方案”、“带功率校正电路逆变焊机的缓启动方案”等12项创新成果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在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上,由他牵头的项目多次荣获金奖。
2015年,刘纪周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其后成立了“刘纪周劳模创新工作室”,由于其出色的创新及人才培养成果,该工作室在2017年成功升级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他加入了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利用多年来在出口焊机设计方面积累的经验,参与制定、审查国家焊机方面的标准,让更多的企业熟悉国外对焊机设计的要求。
刘霞,中国共产党党员,1993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焊接系,同年7月进入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现任该厂技术科副科长,资深技术专家,上海电气终身科技专家。毕业后,刘霞一直工作在技术一线,主要负责汽轮机中高温高压焊接部件的材料、工艺、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工作,在汽轮机焊接转子领域中取得显著成绩。
如今刘霞已经成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带领团队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焊接转子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和“CAP1400半速饱和蒸汽汽轮机焊接转子设计制造”;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百万级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研发及产业化”和“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验证件综合性能测试与分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超高参数汽轮机特种焊接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项目。攻克了“华龙一号”百万核电汽轮机超大型低压焊接转子、超超临界百万火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联合循环异种钢焊接转子转子、超高参数12%Cr高温焊接转子及的技术难题,开发出高效、高质量的先进窄间隙焊接转子工艺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和市场销售。尤其是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核电机组,承担着“一带一路”核电走出去国家战略,焊接转子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解决了重量约300吨超大型转子的制造问题,赢得国际市场。
多年来,刘霞秉持匠心,精益求精,不懈奋斗,发明授权专利共计6项,其中2项为美国授权专利。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年度经济人物特别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
黄志伟生于江苏南通,1999年至2003年,在外围买球网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2008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9到2012年,在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Laurie H. Glimcher院士实验室做博士后,现担任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科研的意义在于推动实践创新。”这是黄教授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如果说转学生命科学领域是兴趣使然,那么将目光聚焦在困扰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的艾滋病病毒Vif结构上,就是黄志伟对这句话的最好注释。《艾滋病病毒Vif“劫持”人CBF-β和CUL5 E3 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Structural basis for hijacking CBF-β and CUL5 E3 ligase complex by HIV-1 Vif)第一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破解了这一领域30余年的谜团,为艾滋病治疗开辟了研发靶向治疗药物的新途径。近日,黄志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了新型Anti-CRISPR蛋白,并揭示其抑制type V型Cas12a活性的新机制。该项成果以《Anti-CRISPR蛋白通过乙酰化修饰type V型Cas12a使之失活》(An anti-CRISPR protein disables type V Cas12a by acetyla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同时该杂志的News & Views栏目作为研究亮点对该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十年磨一剑,黄志伟教授凭借勤奋和执着,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