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希望成为一名老师,希望能够站上讲台,我认为教好每一名学生是我的责任,教师不光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做人的品格,这就是我的使命。”王鹏鸣说。
看到学校彭家坪校区图书馆的巨型主题铜浮雕《红柳神韵》后,就萌发了采访它的创作者王鹏鸣的想法。
优雅谦和又充满活力,是王鹏鸣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王鹏鸣说,《红柳神韵》的创作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吸纳了学校师生许多好的理念和意见。她提到,现在使用的外围买球网校名校标也是她设计的,从她的神情中,能够看出她对学校的热爱。
王鹏鸣从事教师行业已有30余年,教授过设计艺术类的8个专业和40余门课程,先后参与创办了6个艺术类相关专业,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设计艺术实践,在她的身上积淀了独特的艺术气质与师者风范。
王鹏鸣说,作为设计艺术学院的老师,要想教出好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首先需要自己不断学习,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回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她说,老师最根本的就是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德。她注意把思想引导渗透到教学工作之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人品行加以引导,她在课堂上的全情投入,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形象,下课时学生们热情的掌声,便是最好的证明。她培养了一届届的学生,有着坚定地理想信念和对自身职业的自豪,对于有疑问的学生,她总是耐心解答。
王鹏鸣对教学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专注,讲好每一堂课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她看来,大学教师不但要保持潜心育人的初心,还要保持追求艺术境界的进取心,探求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她喜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设计思想,也喜欢研究当代新的设计理念、技艺技术,并将它们融合贯穿到教学当中。她善于总结经验,探索教学方式,喜欢用生动的教学方式设计课堂,并让学生参与进来,沉浸在创造性思维的情境之中。
王鹏鸣认为,设计需要具有共情思维,而具有共情思维的基础就是要学会沟通。在与时空、人物以及历史现实的有效对话中,培养自己的整体思维。学生通过实践会产生“共情思维”,与这片土地发生情感连接,在实践过程中感悟书本中的理念,和真实的生活,此时,设计作品也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会更贴合实际。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小创意点上,利用美学来设计“好看”的作品。
她的研究生在实践总结中写道,“自己以前的设计天马行空,通过这次实践,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设计不只是要美观、有实用性,其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期的调研是之后系列设计的基础。就像王鹏鸣老师的景观小品群《金木水火土》,不仅展现了文化底蕴,还考虑了现实生活,她把我们和这片土地连接在一起,让人们有更强的参与感。”
“很多同学都被限制在自己的专业中,没有建立起整体思维”。王鹏鸣认为,专业学习只是走进设计艺术殿堂的一个切入点,而整体思维则是自身格局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身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经历的经验进行整合。这是一个建立、整理、雕琢、打磨的过程。
王鹏鸣十分看重艺术实践的价值,于是她就去实地调研,现场考察。1993年她创办了甘肃省第一家工业设计公司,自此就开辟了设计艺术与甘肃地方区域经济文化不断深度结合的道路,并从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教室里,必须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她带领学生“走出去”,近年来以她主导完成的“百合家园”等将近三十多个环境设计与施工项目的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参与设计,在具体过程中,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实际问题的把握,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一次次的调研与沟通中,学生们把思想情感、设计思维与实际需要相连接,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不会是空中楼阁,会更加贴合实际。她把专家学者“请进来”,邀请他们来校讲座,并主持举办了5期实验实训沙龙,为学生们现场展示与教学,传播工匠精神。
近年来,王鹏鸣考察、调研的足迹,从繁华的都市走向了乡村。有机会也会带领团队到乡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王鹏鸣曾带领团队前往甘肃岷县进行实地调研,并开展爱心帮扶工作,与乡亲们就当地蜜蜂养殖和蜂蜜深加工和品牌化发展进行交流,为他们出谋划策。她说,每当看到村民,就有一种责任感。“有人在顶天,那我就立地,总有人要站出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新时代的新农村建设,需要设计,设计不能忘记农村、远离农民。王鹏鸣提倡“设计扶贫”,希望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共赢,整合专业老师、企业和学生,通过设计扶贫策略,设计策划,为贫困地区提供商品包装设计,品牌设计,营销策划等服务,发展特色农副产品、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有效的设计扶贫策略体系,并创新扶贫方法,让扶贫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王鹏鸣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教学岗位上。学生们对知识渴求的目光,和获取知识后的笑容,便是她最好的礼物。